通州区张家湾镇北仪阁村,有一家名为华兴达古青铜器复制厂的小厂子,十多年前,中华爵正是在这里铸造而成。
“铸中华爵,用的是‘失蜡法’。”厂长李万祥介绍,失蜡法是一种青铜等金属器物的精密铸造方法。做法是,用蜂蜡做成铸件的模型,再用别的耐火材料填充泥芯和敷成外范。加热烘烤后,蜡模全部熔化流失,使整个铸件模型变成空壳,再往里浇灌熔液,便铸成器物。
从北仪阁村土生土长的村民,到复(仿)制青铜器的高手,李万祥一路走来坎坎坷坷。
高中毕业,回乡务农,李万祥却对青铜器情有独钟,村里人都说他有些“痴”有些“疯”。
李万祥不怕讥讽,不要工分,更不顾家人的劝阻,只身走南闯北,遍寻青铜器及其复制技术。1981年10月,经人介绍,他拜访到青铜世家、全国著名修复专家贾玉波。之后,他又拜访到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文物修复专家王振江。两位老人被年轻人的求艺精神所感动,欣然赐教。李万祥虚心求教、边学边干,终于求得真传。
尽管拜到了名师,但制作青铜器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
“第一次铸造‘马踏飞燕’,出来的样品不是重心不稳,就是材质不够硬,基本上都是废品。”李万祥回忆起当年的铸铜之路,感慨万千,“后来才知道是材料没选好。”
20多年里,李万祥和他的华兴达古青铜器复制厂,用传统的失蜡法,辅以合范分铸法等精铸工艺,为国家文博单位及社会各界复(仿)制上万件青铜器,其中有夏代乳丁纹平底爵、商代兽面鼎、战国犀牛尊、西汉长信宫灯,以及素有“青铜之冠”称誉的秦始皇陵铜车马等。
本报记者 宋佳音文并摄